首页 全国前三配资 联华证券 配资炒股配资官网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全国前三配资_联华证券_配资炒股配资官网 > 全国前三配资 >
热点资讯
相关资讯
全国前三配资

40岁手抖不停,年纪轻轻患上帕金森病要咋办?

发布日期:2024-04-19 17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71

从最初的手抖、行走拖步,到后来的浑身颤抖、卧床无法行动,47岁的黄先生患上帕金森病已有7个年头。不过,他的情况正在慢慢好转——经过药物、手术、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治疗,如今他已经能够自主平稳行走,四肢颤抖的现象几乎消失。

4月8日上午,黄先生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(以下简称“省二医”),找到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卢健军进行复诊。活动双臂,独立大步行走……一套动作非常顺利。卢健军说,近年来和黄先生一样在40岁甚至更早发病的早发型帕金森患者逐渐增多。除及时进行药物和手术干预外,卢健军认为,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还需要多方、多维度的共同参与。

义诊现场,卢健军为黄先生进行复诊。

年轻化趋势明显

遗传背景、生活环境多重因素影响

“伸出手臂活动一下,绕着这条走廊走几步看看。”“平时经常出门吗,和身边家人朋友交流多吗?”在第28个“世界帕金森病日”即将到来之际,为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,省二医举办了帕金森日义诊活动。门诊大厅里,不少患者前来咨询。

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,当前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接近2%。作为典型的运动障碍疾病,除了“抖、慢、僵”等运动症状外,抑郁、失眠、便秘、慢性疼痛等非运动的症状也较为常见。

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人的“专属病”。

来自广州的黄先生今年47岁,是一位患病近7年的资深“帕友”。2017年,40岁的他发现自己的左手开始不受控制地抖动,随后症状扩展到下肢。

针灸、正骨、按摩……黄先生辗转多家医院求诊,直到2021年来到省二医,经过综合评估,他才被确诊为早发型帕金森病。

老年人罹患帕金森病往往和身体衰老及大脑神经长期受损有关,然而40岁以下的早发型帕金森病又是为何?

卢健军解释,一方面,随着医疗检测手段的发展,帕金森等神经疾病的筛查力度与准确性不断提高;另一方面,繁忙的生活节奏与工作压力导致青年人睡眠质量降低,加大神经损伤风险,更易罹患帕金森病。

“此外,基因遗传也会造成一定影响。”卢健军说。研究显示,40岁以下发病的帕金森病人中,60%都与遗传背景有关系——但这并不代表相关基因的携带者一定会发病。“他们会更容易应激,尤其当外部环境与生活作息不佳时,易感基因携带者的发病就有可能提前。”

患病前,黄先生曾从事美发行业多年,日常工作强度大,并频繁接触各类有机溶剂。在卢健军看来,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患病风险。他提示,当患者身体出现运动迟缓、肢体动作欠灵活,或安静状态下肢体不自主抖动,以及感觉身体变得僵硬等信号时,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排查。

脑起搏器有效“除颤”

术后康复管理需社区参与

黄先生最初来到省二医就诊时,治疗团队为他采用了药物治疗方案。之后的两年多里,他也一度恢复正常的生活。

然而从2023年开始,药物治疗效果开始减退,每次服药仅能维持2小时正常状态,黄先生的生活又回到了一片糟。

卢健军指出,早期的帕金森病人往往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恢复自如的日常生活,但对于病程4至5年的患者,当药物疗效减退并出现异动症时,则需考虑及时开展外科手术治疗。

2023年9月,黄先生在省二医接受了脑深部电刺激(DBS)手术。术后经过多次程控,他的震颤明显减轻。

DBS手术也叫作脑起搏器手术,是在患者深部脑组织内植入电极片,并通过导线与胸前皮下安装的脉冲发生器相连。后者可以发送弱电脉冲,刺激大脑控制运动的神经核团,抑制异常脑神经信号,减轻和控制帕金森症状。

卢健军说:“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环路,神经核团则相当于十字路口的‘信号灯’,帕金森病人往往就是大脑内的‘信号灯’出现了问题。”手术的意义就在于让“信号灯”恢复正常工作状态,畅通大脑内部环路。

但他也提醒,即使经过手术治疗,每个患者的康复程度也有所差异。

“DBS手术只是帕金森病治疗的环节之一,药物用量、情绪状态、肢体运动等术后管理同样重要。”卢健军提出,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因为神经功能损伤或自尊心受挫,畏惧社交沟通,长久以来处于情绪低落状态,甚至患上抑郁症、焦虑症,增加了康复的困难。“相反,像黄先生这样爱说话、爱交流的患者,保持乐观开放心态,反而能够缓解情绪压力,更快恢复。”

手术后,黄先生每天早上都会去打一会篮球。这个做法也受到了专家的点赞。卢健军表示,篮球、羽毛球、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恢复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协调性。“尤其是行走步态受到影响的患者,在药物和手术治疗之外,还需要依靠视觉诱导、节拍控制等步态训练来改善状态。”

“帕金森病的康复管理是一条漫长之路,离不开社会关怀力量的投入。”卢健军说,患者个人和家庭难以独自承担长期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的任务。相反,这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的共同事业。

卢健军认为,问题的其中一个答案应当在社区。他希望,社区能够为帕金森患者提供更多照顾与服务的选择。“比如运动场所、康复中心、社交活动、心理咨询等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需要康复医师下沉到社区医疗机构,让患者不必跑到大医院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康复管理。”

南方+记者 陈子阳

通讯员 朱健





Powered by 全国前三配资_联华证券_配资炒股配资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站群 © 2014-2024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